徽商何以被称为“徽骆驼”?
 
 
    

徽商是中国古代,尤其是近代最著名、最成功的商帮。徽商,即徽州商人,始于南宋,发展于元末明初,形成于明代中叶,盛于清代中前期,至中晚期日趋衰败,前后达六百余年,称雄三百年,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徽骆驼,即对徽商的美称。


一、“徽骆驼”的由来

徽商何以被称为“徽骆驼”?台湾中华书局出版的《辞海》中对“徽骆驼”的释义是:徽州不产骆驼,此乃喻徽州人正义奋斗、宁死不屈之性格。

以骆驼作为交通工具,在边塞经商的徽州商人

史料记载,明末清初,徽州人金声(字正希)抗清被俘于绩溪丛山关,他密令部属退守皖、浙边界的荆州山区,利用地形封锁四岭,不降异族,要做徽骆驼,意为不畏艰难、不怕牺牲、任劳任怨、跋涉不止的精神。徽骆驼之名由此不胫而走。不过,由于徽州人爱出外经商,所以徽骆驼多用来比喻徽州的商人。

明末抗清义军首领金声可谓“徽骆驼”第一人

另一种说法是,外人称富可敌国的徽商为“老大”,然而徽州方言中,“老大”曰le to(屯溪音),极类“骆驼”,所以因此得名徽骆驼。


二、“徽骆驼”:徽商的吃苦精神

徽州,有一首流传很久的民谣:“前世不修,生在徽州;十三四岁,往外一丢。”

徽州人之所以大批外出经商,道理其实很简单:徽州地理环境恶劣,适合耕作的土地少,除了出外经商,恐怕很难找到其他更好的生存方法。徽州又是一个移民社会,由于交通闭塞,中原的士族在战乱时期不断迁移到这个“世外桃源”。据《新安名族志》记载,从两晋起,历代迁移到徽州的名族一共有78个。本来徽州的土地就有限且贫瘠,人口不断迁入,不断繁衍,出路何在?就是走出徽州去经商。

古徽州多山,而土地贫瘠

地窄人稠的生存缺陷,注定了徽州人要向外部世界拓展生机,早在东晋时代,徽州人就已远赴异乡,奋迹商场了,故自古有“无徽不成市、无绩不成街”的说法。徽商多是小本起家,尤其吃苦耐劳,所以绝大部分徽商出行选择的是乘船或徒步,一代代的徽州人贩运盐、茶、山货,走出了一条条饱含风霜的经商之路,徽杭古道即其中之一。

饱含风霜的经商之路——徽杭古道

从前徽州人送子外出习商当学徒,都要叮嘱儿子好好干,不能做“茴香豆腐干”。显然,“茴香”的谐音也就是“回乡”,在徽州亦即失业的代名词。徽州人什么买卖都做,唯有两样东西最为忌讳:一是茴香,二是萝卜干——“萝卜”是因其谐音“落魄”。

清代祁门县的倪尚荣,7岁时父亲就去世了,家境十分贫寒。稍大一点,他就砍柴以奉养母亲。不久又赶上时局大乱,粮食昂贵,不得已,他就去学做船夫,依然不能养家糊口。于是,倪尚荣将一点点积攒起来的小本钱外出学经商,往来于鄱阳湖和祁门之间,不避艰险,终于改变了贫寒的境遇,成为富裕盐商。

白手起家的富裕徽商倪尚荣

孟子说: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。”徽商的成功,固然在于他们善于抓住机遇,固然在于他们有着商人的精明,但是如果没有经历一番千辛万苦,怎会拥有让人羡慕的裕身肥家的光彩?

徽商作为人格化的骆驼,给人以一种不畏道路艰险、忍辱负重、长途跋涉、富有进取开拓精神的深刻印象……从某种意义上说,徽商的巨大成功与忍辱负重、坚韧不拔的“徽骆驼”精神是密不可分的。


 

 
o>[关闭窗口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