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很长一段时期内,绩溪都以输出厨师而闻名,由此获得“徽厨之乡”的美誉。据邵之惠先生统计,近两百年来,仅古徽州绩溪一县就在全国14个省市开办了徽菜馆达631家之多,从厨者逾万人。到目前为止,绩溪仍是徽厨最集中的县份,据不完全统计,活跃在全国各地餐饮岗位上的绩溪徽厨有四、五万之多。目前,仅杭州市从事餐饮业的绩溪人就达3000余人;在省城合肥,以县名冠名的徽菜馆仅有绩溪,且有数家;在黄山市各餐饮酒店中,绩溪徽厨的比例占到60%以上。
绩溪徽厨的功绩之一,是把本乡本土的平民菜肴推上了异域的餐桌,扩大了徽菜的知名度。自从绩溪厨师闯荡外界市场以来,不知把多少徽菜产品带到外埠,让更多的人品尝了徽菜,了解了徽菜。在外埠开设的徽馆中,人们可以吃到原汁原味的徽州土菜和传统名菜,其中就有清蒸鳜鱼、三虾豆腐、芙蓉鸡片、青鱼头尾、清炖甲鱼、狮子滚球外、臭桂鱼、徽州毛豆腐、徽州桃脂烧肉等特色菜肴。
 绩溪徽厨的第二个功绩,是对原始徽菜进行了改造和翻新。绩溪徽厨始终充满着创新精神,他们敢于冲出窠臼,升华自我,从不拘泥于以往的成就和技艺。他们通过自己的一双巧手,让徽州土菜变成食馔翘楚。徽厨们从土菜炖猪蹄中推出了金银蹄、金银蹄鸡、八戒踢球;从水渍饼(豆腐肉圆)推出红烧狮子球、石耳豆腐丸、珍珠圆子;从家常豆腐推出葱花豆腐、鸳鸯豆腐、骰子豆腐、肉末豆腐、十锦豆腐;从红烧肉推出泥巴扣肉、雪菜扣肉、腐乳炸肉、五香酱肉;从清炖鸭推出五香酱鸭、干笋鸭煲、石耳鸭煲、葫芦鸭、铁扒鸭;从烧鸡块推出栗子鸡、时雨鸡丝、芙蓉鸡片、五香铁扒鸡、鸡丝溜黄菜;从红烧鱼推出砂锅鱼头、连刀鱼、红烧头尾、红烧划水、红烧肚裆、醋溜黄鱼、松鼠黄鱼、红烧瓦鱼。直到如今,绩溪徽厨仍在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推陈出新。
 绩溪徽厨的第三个功绩,是通过自己的艰苦劳动,保持住了徽馆的荣誉,让徽馆业成为中国餐饮业中的常青树。民国以来,各地菜馆云集于沪,南北大菜应时叠出。由于各帮菜系先后立足于沪上,烹坛竞争异常激烈,各徽馆之间也出现了拼生意的局面。为了争取顾客,开创徽菜新天地,徽菜厨师们努力吸取各帮烹饪技艺之长,发展徽菜的新品种,鼎力支撑徽馆业。就上海徽菜馆而言,大中楼和大中国的拿手菜是炒鳝背、炒虾腰、走油拆炖、煨海参;大富贵的拿手菜是红烧划水、沙地鲫鱼、杨梅园;大嘉福的拿手菜是清炒鳝糊、鸳鸯冬菇、菊花锅;大中华的拿手菜是红烧头尾、腐乳炸肉、大血汤;三星楼的拿手菜是红烧肚裆、走油蹄;鼎兴楼的拿手菜是三虾面。上述徽菜馆,均为绩溪人所开。在其它地区,各大徽馆都推出了自己的拿手菜去参与竞争,并将这种勇于拼搏的精神递传给后人。

今年,“徽菜之乡”考察认证组在绩溪经过周密考察论证之后,进行了这样的书面表达:“绩溪对徽菜的贡献,尤以大批的绩溪厨师为重。绩溪厨师经过世代培育,已经成为徽菜餐饮业的主要操作群体,由绩溪人开办和经营的徽菜馆遍布于徽州以及境外数省区域,形成了徽菜的强大声势,在历史以及当代徽菜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”可以说,绩溪最终获得“中国徽菜之乡”的荣誉,得益于徽厨的整体实力。

|